親愛的N1:

 

最近米醬因為長牙睡不好,連帶妳也無法一覺到天亮,著實辛苦,養兒育女真不容易啊!從小孩還在肚子裡,就開始擔心寶寶的健康;出生之後希望小孩吃好、睡好,健康平安;開始上學之後,期望小孩不輸在起跑點上……。前陣子一部電視劇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造成轟動,許多人從劇中看到當年的自己,也讓「如何教養孩子」,成為熱議。剛好我倆也是新手(或即將成為)媽媽,想來跟妳聊聊這個話題。

 

我沒看過這部電視劇,也不想看,並不是因為我有什麼創傷,而是,在多年的教學現場,看過形形色色的家長,見過許多處於問題家庭的學生。說實話,我幫不上什麼忙,只能在他們吐露心聲時,做個聆聽者。選擇不看這部片,是怕看了,會讓我的心情太沈重。

 

媽媽懷胎十月將孩子生下,爸媽小心呵護孩子的成長,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,將孩子視為「己有」,並且把自己未能達成的「目標」、「成就」投射在孩子身上。舉個很常見的例子,從我們這個年代起,很多人小時候都學過鋼琴,但堅持學下去的,卻不多見。我從大一開始兼家教,常聽見家長對小孩說:「媽媽當年沒有堅持,現在後悔了!所以不想你跟我一樣…...。」或是「我當年非常想學,但家裡經濟不允許,現在我有能力讓你學,你要珍惜……。」聽到這些話,我心裏是同情小孩的,但不能跟金主過不去,所以還是要竭盡所能的激發小孩的學習動機。我很想和這些爸媽說,當年你沒毅力堅持做下去的事,為什麼可以拿來要求你的小孩?如果你對鋼琴有無比熱忱,當你有謀生能力時,為什麼不開始學琴?我相信,這些家長都有很多可以說服自己的理由,只是,可憐了這些沒有選擇權的孩子。

 

和這部片的原著作者一樣,我的家教學生當中,也不乏有錢人。讓我印象最深刻的,是一個小學低年級的男孩,獨子,家裡也有佣人伺候。面試的時候,媽媽要我陪他寫/溫習功課,但正式上工後發現,每次我到時,他的功課已經寫完,甚至連課外補充(自修)都做完了,讓我不知道該做什麼?小男孩見到我很開心,很希望我陪他玩,我猜,他應該頗寂寞,但我領人薪水,不能光陪玩不陪讀。這個家教維持沒多久,媽媽就說不用再去了。(我也覺得他根本不需要陪讀的家教)那位貴婦媽媽和寂寞的小男孩的樣子,一直停留在我的腦海裡。

 

出國之後,我也一直在觀察,東西方的教養,到底有何不同?在巴黎,那些社經地位較好的媽媽們也是很焦慮,小孩還沒上小學,就要先搬到好的學區;課後才藝雖然不像我們排滿滿,但也少不了。不過,整體來說,焦慮型的父母只佔部分,大多數的父母,還是會尊重孩子的興趣和意願,順水推舟。這個現象,我認為和整體社會風氣相關,其中的關鍵,是「比較」的心態。

 

不知道你有沒有感覺,在台灣,大家會比穿的、用的、開什麽車、住哪裡、小孩的成績、念的學校、從事的工作(薪水)……。 教改改了20年沒能成功,不也是大家無法放下「唯有讀書高」的觀念?認為學歷比一技之長來得高尚。這樣的氛圍裡,做自己根本是奢求。家長們在無形的壓力下,也很難讓孩子依據自己的性向去發展,進而成為所謂的「怪獸家長」或是「直昇機家長」。(我在一本德國雜誌裡也看到關於直昇機家長的報導,有機會我們再聊)

 

再過不久小魚兒就要出生了,最近我和魚先生也會談到關於養小孩的問題。我發現,平時我倆的相處沒啥問題,但說到教養,有些事情差異頗大。比如說,我傾向小孩要有規律的作息,如果我們晚上想出去吃飯、跟朋友約之類的,可以請鐘點媬姆來看小孩;但魚先生看其他朋友的經驗,覺得小孩跟著爸媽參與社交活動,對小孩的社交發展,有正面的影響。我倆的立場沒有誰對誰錯,那一個方式佔絕對的優勢。異國家庭,除了兩個人的磨合,有小孩之後的教養問題,才是真正的挑戰。幸好,無論我倆的觀念什麼差異,我們都認為,教養應該要順著孩子的特質,以小孩而非大人的期望為中心。

 

有這個共識,我想,我們不至於變成「你的孩子」裡的那些家長。

arrow
arrow

    traveling pia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