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愛的N1,

這次回台停留時間不長,還沒到端午節就回德國了。不過愛女心切的琵媽,為了讓我解饞,硬是在我離台之前包了粽子,所以今年可以很驕傲地說,我有提前過了端午節!魚先生這次雖然沒跟到,但上次回台灣時,我媽也有包,他覺得味道不錯,但稱不上特別喜歡。我曾提過我媽手藝很好,從小到大我只吃她包的粽子,外面賣的,無論多有名,都吸引不了我。去年我在亞超看到港式肉粽,有閃過買來應應景的念頭,但想歸想,最後還是沒買,可能是怕吃了不對胃口,徒增思鄉之情吧?

妳說到中藥、補湯,讓我想到一件好笑的事!那時我們還住在安道爾,有陣子不明原因一直打噴嚏。(我從小就有鼻子過敏的問題,打噴嚏是家常便飯;到了國外,氣候比較乾燥,好轉很多。)排除感冒,能想到的就是過敏問題又發作,不喜歡吃西藥的我,請家人寄了幾帖中藥,準備自己煎來喝。魚先生對於我要煎中藥這件事沒什麼意見,只有在過程中,從客廳「聞香而來」,要我把廚房門關上,窗戶和抽油煙機打開。當下覺得他小題大作,不過是煎個中藥,但幾天過後,回到家還是能聞到殘餘的味道,才知道中藥的威力,(但在台灣不會這樣啊?)深深覺得難為他了!

至於補湯,我家不常進補,也不太注重節氣,只有冬天會吃麻油雞、香菇雞(純粹是天氣冷覺得好吃。)搬到國外後,偶爾動手做,滿足一下自己的口腹之慾,但壓根兒不會想請外國朋友吃(潛意識就覺得他們不會喜歡。)不過,去年在德國覺得好冷,可能因為濕度較高,感覺比常下雪的安道爾冷很多,興起吃補的念頭。這次不知道哪根筋不對,想試試魚先生對食補的接受度,便邀情他一起吃。說實話,魚先生真的是個很棒的伴侶,他其實不太喜歡那味道,但沒有批評,還硬著頭皮把整碗湯喝完,真的要給他拍拍手    

魚先生前後共去過台灣兩次,第一次去時,我很興奮地要他嘗試很多食物,沒想到造成反效果。他對於異國風味接受度頗高,但有個死穴:對於肉類,他不喜歡軟、滑、嫩的感(台菜偏向這種料理方式)。也就是,在中咀嚼不出是什麼東西的食物,他都不愛,覺得肉就應該有肉的嚼勁。舉個例子,這次去香港,我特地帶他去老牌港式飲茶店「蓮香樓」,想讓他嚐嚐什麼是道地的飲茶。我們去的有點晚,推車上選擇不多,受歡迎的燒賣、蝦餃都沒了,我退而求其次,拿了牛肉丸、荷葉糯米雞,沒想到這兩樣他都不愛。糯米雞的味道很好,但有點蒸太久,糯米整個軟爛;而牛肉丸有牛肉的味道,但吃不到「牛肉」,對他來說也很怪,嘗鮮的結果大失敗!不僅如此,第一次回台時我帶他吃麻辣鍋,他可以接受小辣,不過肉片下鍋後的口感他也不太喜歡。

除了對肉的堅持,他也不吃大蒜和豆製品。聽起來似乎很難搞,但排除這些東西,他都好,尤其是我媽煮的食物,他非常捧場。這幾年我家吃得比較簡單,清炒/川燙各式青菜,滷肉、各種魚,沒什麼特別的大菜,清淡的家常便飯,但他吃得很開心,尤其是我媽做的獅子頭,讓不愛絞肉的他,可以連嗑好幾碗白飯!

認真說起來,外國人不喜歡的東西都差不多,臭豆腐、豬血、雞腳、豬耳朵......,我是覺得不用太強求對方。我自己對於一些起士、牛舌(我婆婆聖誕節煮了這道菜),甚至你說的鱉,我也敬謝不敏,知道對方的「僻」,互相尊重就好,也沒必要以我先生什麼都吃為傲。有些台灣人,不吃的東西比外國人還多呢,不是嗎?

arrow
arrow

    traveling pia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