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行的時候,我很愛在各個不同的地方 "漫遊"。別誤會,不是手機的漫遊 (事實上,我不是個崇尚科技的人,使用的手機並無上網功能),而是用雙腳在一個地方 "漫" 無目的的 "遊" 蕩,簡稱漫遊。而阿姆斯特丹錯綜複雜的水道,正適合這種旅遊方式,常常會在不經意的角落,發現意外的驚喜喔!
旅行的時候,我很愛在各個不同的地方 "漫遊"。別誤會,不是手機的漫遊 (事實上,我不是個崇尚科技的人,使用的手機並無上網功能),而是用雙腳在一個地方 "漫" 無目的的 "遊" 蕩,簡稱漫遊。而阿姆斯特丹錯綜複雜的水道,正適合這種旅遊方式,常常會在不經意的角落,發現意外的驚喜喔!
荷蘭地勢低窪,要把窪地變良田的重要發明就是風車,風車除了拿來發電,磨小麥和穀類之外,另一個重要功用就是抽乾積水。早期在沿海或地勢較低的區域很常見,隨著工業發達,已經漸漸消失。距離阿姆斯特丹最近的風車村Zaanse Schans 桑斯安斯,還保有十幾座風車,其中幾座至今依然運作中。不說大家可能不知道,早在250年前,這裡可是世界上第一座工業區,目前居民多從事藝術或手工藝。
上週末整理電腦裡的東西時,發現原以為隨著電腦壞掉送修而消失的 “蔣勳:細說紅樓” 還存在,馬上存入我的ipod nano中,這樣我隨時隨地都可以聆聽,也因為聽蔣勳,動了好久沒看展覽的念頭,於是上北美館網站尋找,沒想到現在正在展的兩個主題:<Entre-Temps L'artiste narrateur> 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10年影像典藏 和 Super Contemporary- designed in London 倫敦超當代設計展,正中我下懷,剛好今天下午有空 (我不喜歡週末人擠人),二話不說,立刻前往。